简介: 《新闻战线》在杂志的前两期,封面上都赫然印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字样。从第3期起,刊物改由人民日报社出版。杂志初创为双月刊,1958年1月变为月刊,当年10月改为半月刊,到1961年起又改为月刊。 《新闻战线》自1960年下半年起,杂志改由人民日报、新华社、全国记协三家合办,刊名改称《新闻业务》,仍由人民日报编辑出版,直至1966年6月“文革”爆发被迫停刊。1978年12月,以《新闻战线》刊名恢复出版,起初为双月刊,1980年改为月刊,由《新闻战线》杂志社编辑出版至今。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收录介绍的惟一一家新闻专业刊物。 《新闻战线》走过半个多世纪,已成为我国影响很大的综合性新闻业务刊物,在综合类新闻学术期刊中入选并蝉联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共有百余篇所刊论文获得中国新闻奖,获奖总数及每年获奖篇数,均居全国新闻专业刊物首位。中宣部主办的《宣传工作》、《新闻阅评》多次发文介绍《新闻战线》刊发的文章。 《新闻战线》以体现权威性、追求前沿性、注重实践性、加强服务性为宗旨,研究新闻传播规律,探求新闻宣传艺术,力求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积极反映媒体在改革创新中的探索,反映受众意愿,交流时代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新闻战线》2001年、2003年,连续两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优秀论文、优秀栏目大赛中,《新闻战线》获金牌数和奖牌数均位居榜首。
简介: 《青年记者》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青年记者》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年版(即第六版)之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除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档案事业)类的核心期刊。 《青年记者》前身是1941年7月创刊的《记者生活》,1942年6月由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大众日报社社长、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理事长李竹如同志倡导,正式更名为《青年记者》,作为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会刊。《青年记者》是目前全国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新闻专业期刊之一。 多年来,《青年记者》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坚持高品位、高质量,不断提高指导性、权威性、贴近性,并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顾问,在全国新闻专业期刊中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品牌。200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创新期刊”,荣获“中国传媒产业推动奖”。 2009年12月4日,在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0所大学的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传媒大会2009年会”上,《青年记者》被评为“2009中国十大期刊”。 2009年12月18日,由中国传媒论坛学术委员会、中国传媒思想库史坦国际(STANCHINA)共同主办的2009中国传媒投资年会暨颁奖典礼在北京召开。《青年记者》荣获“09中国最具影响力专业媒体”称号。
简介: 《新闻爱好者》办刊宗旨“关注新闻、追踪热点、传递信息、普及知识”。以探讨新闻理论、研究新闻业务、传播新闻知识、交通新闻工作和新闻事业发展和经验、培养新闻人才、宣传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和先进人物为己任,坚持面向读者,面向基层的方针,突出“权威性、思想性、针对性”。读者对象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爱好者。 《新闻爱好者》以广博性、可读性、实用性为宗旨,关注新闻、追踪热点、传递信息、普及知识。是新闻界人士研讨新闻交流经验园地,是业余通讯员开阔眼界、自学成才的助手,是青少年学生丰富知识、学习工作的益友。 《新闻爱好者》荣获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连续保持至今(自90年以来)。连续三届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08);北大核心期刊(2004);北大核心期刊(2000)。
简介: 《文艺争鸣》(月刊)创刊于1986年1月,是由吉林省文联主办的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刊物。 《文艺争鸣》办刊宗旨: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发表文艺界众家之谈,讨论当今文艺创作、文艺思想、文艺研究中的各种问题,推动文艺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读者对象为文艺理论工作者和大专院校文科师生。《文艺争鸣》现已成为全国社会科学方面的核心期刊,2001年在全国1170多种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均在其内)中,《文艺争鸣》的转载率和社会影响排名第七位,在社会科学期刊中,名列第二位。所刊发的文章有百分之七十被转载和收编,许多高校文学院都把《文艺争鸣》列为名刊中的核心期刊之首。 《文艺争鸣》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收录。
简介: 《散文》(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主办。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旨在继承发扬我国散文创作的优良传统,活跃散文创作,提高青年的文学修养,发表优秀散文作品,注重扶持新人新作。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 《散文》多年来,的发行量一直居全国同类刊物之冠,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2005年的《散文》,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内容的丰富性和风格的多样性.“格高境阔,文洁意新;继承传统,发展创新”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十六个字。所有照亮黑暗启迪心智的思考,都值得我们收藏;所有为丰富汉语写作形式上可能性的努力,都值得我们珍视。我们从来不以绯闻、逸事和低级趣味来吸引读者;以平常心为平常人办刊,关怀人生、贴近灵魂是我们靠近读者的方式,而这一切的实现,又不以牺牲文学性和原创性为代价。
简介: 《文艺评论》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坚持文艺的双百方针,追踪和研究当前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的态势,研究本省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成就和不足,推动文艺创作和理论建设的健康发展。读者对象为作家、评论家、文艺理论研究者及大专院校文科师生。 《文艺评论》创刊以来,一直坚持走自己的办刊道路,在创刊之初即引起全国理论界和创作界的很大反响。其时“改革者形象塑造论”专栏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被全国各地报刊全文或摘要转载;“退稿小说选登”专栏,曾被《文学报》刊登文章誉为编辑工作的一个创举;而“北大荒文学风格探”专栏所展开的对于“北大荒文学风格”讨论和争鸣,更是为我省作家艺术家认识黑龙江、反映黑龙江提供了理论上的滋养和参考,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此后我省曾引起全国注目的黑土戏剧、黑土影视等现象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