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文艺争鸣》(月刊)创刊于1986年1月,是由吉林省文联主办的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刊物。 《文艺争鸣》办刊宗旨: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发表文艺界众家之谈,讨论当今文艺创作、文艺思想、文艺研究中的各种问题,推动文艺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读者对象为文艺理论工作者和大专院校文科师生。《文艺争鸣》现已成为全国社会科学方面的核心期刊,2001年在全国1170多种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均在其内)中,《文艺争鸣》的转载率和社会影响排名第七位,在社会科学期刊中,名列第二位。所刊发的文章有百分之七十被转载和收编,许多高校文学院都把《文艺争鸣》列为名刊中的核心期刊之首。 《文艺争鸣》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收录。
简介: 《文艺评论》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坚持文艺的双百方针,追踪和研究当前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的态势,研究本省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成就和不足,推动文艺创作和理论建设的健康发展。读者对象为作家、评论家、文艺理论研究者及大专院校文科师生。 《文艺评论》创刊以来,一直坚持走自己的办刊道路,在创刊之初即引起全国理论界和创作界的很大反响。其时“改革者形象塑造论”专栏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被全国各地报刊全文或摘要转载;“退稿小说选登”专栏,曾被《文学报》刊登文章誉为编辑工作的一个创举;而“北大荒文学风格探”专栏所展开的对于“北大荒文学风格”讨论和争鸣,更是为我省作家艺术家认识黑龙江、反映黑龙江提供了理论上的滋养和参考,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此后我省曾引起全国注目的黑土戏剧、黑土影视等现象的形成和发展。
简介: 《人文地理》(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与西安外国语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合办,面向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我国专门介绍和研究人文地理学的中文核心期刊。 《人文地理》主要刊发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中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论述和研究成果,力求及时反映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本刊自创刊以来,论文转载率不断提高,学术质量显著上升,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重要学术园地曾先后被评为国际地理联合会文化地理研究组中国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地理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优秀期刊等,荣获陕西省高校优秀编辑部、陕西省优秀学术期刊、陕西省一级期刊、陕西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等多项奖励。在今后的工作中,编辑部将以更高的要求,努力追求踪学术前沿,不断强化内容特色,尽心荟萃精品佳作,精益求精编辑每一期刊物,不断把刊物的办刊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将一如既往热忱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继续关心指导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人文地理》被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收录。1997年被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编辑部;1997年获陕西省505省励基金“优秀学术期刊”专项奖;1999年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第一名。
简介: 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求索》杂志官方网站。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电话:0731-84219107,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浏河村巷37号。 《求索》(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办刊的中心任务。 《求索》为大型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2003年在《新华文摘》的详载和观点转载全国排名第一。期刊内容关涉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其科学性、前卫性、文献性、收藏性引人瞩目。《求索》是国际学术交流期刊,发行范围遍及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远及东南亚、欧美等地。
简介: 《外语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由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主办。为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院学报,1986年学院改名为南京国际关系学院。 《外语研究》即从1987年第1期起改为现名。二十几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外语研究》已成为我国外语界的知名刊物,自1994年起即先后被列为中国常用外语类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首批收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自1999年起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源刊,目前已为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 《外语研究》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获得1996年获总参优秀期刊奖;2000年获总参优秀期刊提名奖、2003年获总参优秀期刊奖。